8 月 12 号,中美两边说好了,把彼此商品那 24% 的关税再暂停 90 天,剩下 10% 的还留着。其实这事儿上个月斯德哥尔摩谈判就定了,可特朗普偏要拖到暂停令失效的最后一晚,才不情不愿地签了字。
特朗普这么拖着,心里头是有小九九的 —— 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对中国 “服软”。过去这半个月,他在关税这事上闷不吭声,却在别的地方跟中国较劲儿。
一会儿说中国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儿,一会儿又把跟中国企业走得近的英特尔华裔 CEO 给逼走了。但美国经济实在扛不住全面贸易战,他最后还是签了,只是没忘了在协议外头搞点小动作,比如拿关税当幌子,逼着别的国家配合他搞军事布局,又或者找英伟达、AMD 敲点好处。
面对这些,中国早有打算。中方明明白白说了 “保留用不用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权利”,商务部后来又补充,对 16 家实体暂停管制 90 天,12 家直接解除限制。这招 “胡萝卜加大棒” 可太管用了:被暂停的企业想彻底解禁,肯定会使劲儿游说美国政府放宽对华技术限制;那些已经解禁的,就成了活生生的例子,能让其他美国企业主动绕开涉华敏感业务,慢慢往中国这边靠。
展开剩余66%美国企业会这么选,其实不难理解。中国市场这么大块蛋糕,谁也不想轻易丢了。就说那些被暂停管制的,它们在华业务涉及高端制造、消费品好多个领域,哪块都连着大笔利润。90 天看着不短,可市场上的事儿变得快,稍微不注意,就可能被对手抢了先。所以它们肯定会卯足了劲儿去游说,就盼着能早点拿到永久解禁,把在华的生意稳住。
那些彻底解禁的企业,更是尝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它们不光能甩开膀子在华拓展业务,还能借着这优势拉来更多合作伙伴。比如有的已经跟中国本土企业扎扎实实干起来了,一起搞新技术、开新市场。这么合作下来,不光能赚着钱,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底气也更足了。
另外,中国给美国液化天然气加了 15% 的关税,皮卡和大排量汽车多收 10% 的附加税,这些 “非关税招儿” 随时可能再升级。要是美国还一个劲儿加码科技封锁,中国说不定就会重新限制稀土出口。
要知道,稀土在新能源、航空航天这些高科技领域,那是没法替代的。中国在稀土开采加工上本来就有优势,真要是限制出口,美国相关产业肯定受不了。好多美国高科技企业都靠中国的稀土,一旦断了供,生产就得停,整个产业链都得受影响。
现在中美虽说进入 “休战期”,但核心的分歧还在。美国想让中国在技术管制、产业政策这些方面做些大调整,中国却咬死了自主发展的底线不动摇。特朗普政府也在变招,从自己单打独斗施压,改成拉着盟友一起围堵。而中国呢,就打算以不变应万变,靠着手里这些后手和筹码,慢慢找破局的法子。
这 90 天的 “休战期”,两边其实都在偷偷攒劲儿。美国想拉更多盟友入伙,谈判时能更硬气;中国就一门心思提升自己的科技和产业实力。比如芯片领域,中国企业砸了不少钱搞研发,就想自己能说了算。华为 Mate 60 Pro 的麒麟 9000S 芯片就是个明证,它一出来,就打破了美国在高端芯片的垄断,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。
同时,中国也在跟其他国家多做生意,不把鸡蛋都放在美国市场这个篮子里。通过 “一带一路”,中国跟沿线国家的贸易越来越热络,这不仅让中国企业有了新市场,也给世界经济添了把火。
说到底,这 90 天既是机会也是坎儿。中美两边都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,坐下来平心静气谈谈,把分歧解决了,实现双赢。要是还一门心思对着干,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。
发布于:江苏省蜀商证券-股票配资网门户-按月配资开户-配资天眼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