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013期。彭老总自幼家境贫寒,出身于湘军部队,接受的正规文化教育非常有限。他所积累的大量军事谋略,主要是通过多年在战场上的实战经验不断总结提炼而来,缺乏系统的军事科班知识。在其整个军旅生涯中,彭老总性格火爆、脾气暴躁,除了因其性格耿直率真外,这也与他多年从军和磨练的经历息息相关。
由于性格直爽、豪爽且重义气,彭总结交了许多朋友,但同时也树敌不少。毕竟,他的处事风格容易引发同事间的矛盾和冲突,留下不少心结。在开国元帅和大将级别的军中高级干部中,曾有三位重要将领与彭老总关系较为紧张,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?
第一位是贺老总。彭总的入党介绍人段德昌于1933年不幸被害,彭总对此怀有深厚感情。当时贺老总本有机会施以援手,但彭总认为他未尽全力,导致段德昌英勇牺牲,因此心生怨恨。抗战期间,彭总曾向主席提出建议,认为贺老总身上存在较重的个人主义和军阀习气,建议将其派往苏联学习一段时间,从而调离一线指挥岗位。主席对此有自己的判断,没有采纳这一建议。但此事传至贺老总耳中,他对此耿耿于怀。1959年庐山会议上,军委副主席、国防部长彭总遭遇严厉批判,贺老总在会场上发表的言论较多,体现了双方矛盾的公开化。在十大元帅中,彭总与贺老总的私人关系一直较为冷淡,这也是军中广为人知的事实。
展开剩余63%第二位是刘帅。刘帅在开国元帅中排名第四,甚至高于贺老总。他性格文雅,少与人争执,但与彭老总的关系并不和谐,主要缘于红军和抗战时期双方产生过多次误会。刘帅代表了早期红军中的“洋派”,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接受正规军事训练,而彭老总军事教育较为草根。刘帅早期主张攻打大城市,这与红军善于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策略不符。1933年红军攻打南丰城时采用了刘帅的战术,导致彭老总所指挥的红三军团遭受重大损失,这让彭总心怀不满,许多指战员也对刘帅有所微词。后来,刘帅根据人民军队的实际情况修正了战术,逐渐形成了更加贴合实战的打法,最终成为一代“军神”。
抗战期间,刘帅对百团大战发表过不同见解,而百团大战正是彭总抗战中的代表战役之一,这在客观上加深了二人的矛盾和误会。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期间,彭总将刘帅作为批判典型,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严肃批评了他。
第三位是开国大将中的领军人物粟司令。粟司令性格同样温和,但与刘帅类似,在具体问题上与彭总存在分歧。主要矛盾出现在1954年以后,粟司令任总参谋长期间。当时彭总任国防部长,总参谋部虽隶属于国防部,但拥有较大独立权力。抗美援朝撤军、部门职责划分以及大陈列岛作战方案等敏感问题上,两人多次发生争执。彭总对军事造诣颇高的粟司令一直保持礼貌,因为两人在军事生涯中交集不多,建国后才逐渐产生工作交接。但因上述矛盾,彭总对粟司令的印象大为转变。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,粟司令与刘帅一样成为主要批判对象,不过粟司令被指控为“极端个人主义”,与刘帅被批判的“教条主义”有所区别。后来,两人均获得组织平反,恢复了名誉。
“史源历史专栏”由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作家团队运营,聚焦党史、军史及战史研究,致力于以专业视角还原历史全貌,呈现丰富细节。欢迎关注,获取更多精彩的历史文化内容。作者衷心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。本文全网同步发布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。
发布于:天津市蜀商证券-股票配资网门户-按月配资开户-配资天眼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